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每日新闻 > 正文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实验小学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
作者: 李亚南   来源:上海市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3-29 11:13:42

323日上午,上海市实验小学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了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校长徐进主持。党支部支委会成员、学校中层干部及轮岗教师十余人参加了本次学习。

会议安排了全国两会概况简介、市委和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传达、联系岗位交流感言等三项议程。市委书记陈吉宁提出的“坚持实干为要、着力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区委书记杲云提出的“坚持创新、坚持发展、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等要求,给中心组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进书记指出,“两会”内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中心组成员要先行领会、主动内化“两会”精神,积极落实市、区两级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要求,示范引导带动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综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她强调,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历史证明,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作为以“实验创新 追求卓越”为办学追求的实小人,必须要自觉凝聚起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为教育事业创新发展不断谱新章。

中心组教师也分别结合自己岗位工作发表感言:

 

全国两会的召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教育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事关千家万户,是提升人民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的重要一环。百年名校在新时代必须对标新要求、探索新改革、凸显新作为。因此,一是要管理决策“高站位”,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思政教育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将育人的过程落细落小落实,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要教师队伍“高素质”,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以爱心为核心,专业为重点,学术为亮点”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教师的亲和力、专业力、教育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三要改革创新“高质量”,通过课程建设、课堂转型、数字化赋能、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五育”并举添内涵,为提质减负添实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徐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强化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深入领会“两会精神”,聚焦“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结合义务教育质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等改革背景,坚持以研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带动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取向,优化学校的课程架构和顶层设计,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和过程管理,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

——徐颖

 

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要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创新思维、提升素质,为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人才强国提供重要保障。作为教学分管领导,我将创新教研方式,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团队“五室”“两社”作用,带领老师们认真学习新课程,科学活用新教材,大胆实践新课堂。在市、区、校多级攻坚课题中,引领教师努力做到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尝试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努力提升教师综合育人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杨妍

全国两会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盛会,它的胜利召开展示着我们党和人民奋斗到底、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工会工作与学校民主管理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如何在民主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学校踏上更高的台阶,工会组织任重而道远。工会要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和行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重要职能,履行民主权益,找准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科学推进工会民主管理工作。还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大会质量,真正落实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陈华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基础教育肩负时代重任,迫切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我将立足区域和学校发展目标,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教师团队,了解一线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不断探索可持续的教师培养新思路、新举措,在优化结构,增强内驱,提升水平等方面把教师队伍做优做强,切实把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袁俐芳

 

风雨砥砺,初心如磐,征程未洗,使命在肩。中心组成员纷纷表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指导思想,矢志不渝、笃行实干,加强专业引领力、提升教育服务力,迎接新挑战、奋进新征程、岗位建新功,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和师生人才培养等方面高质量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