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创建 > 行为规范 > 行规概况 > 正文
上海市实验小学行为规范教育的课程化探索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09 16:37:03

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课程化探索

上海市实验小学  徐进

 

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校园、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学校秉承“尊重生命 开放教育”的理念,坚持“把德育的全过程还给学生”的工作原则,结合课题《小学生多元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以 爱祖国、守规则、讲诚信、负责任、敢开放、会学习、懂简朴、有快乐为育人目标,整体规划了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         课程设置有序列

作为二期课改的实验学校,我们在课程建设时也十分重视德育课程建设与管理,力图在德育课程上具体体现办学理念,实现育人目标。学校集全校班主任之力,启动了《班主任操作法——行规篇》的撰写工作。

《班主任操作法——行规篇》分为“行为常规”、“活动管理”、“文明礼仪”三个板块,细化为二十多项教育主题,分年级有重点的加以落实。

年级

类别

教育主题

实施途径

一年级

常规类

两分钟预备铃

学习准备期

递交作业

整理书包

整理桌肚

二年级

常规类

眼保健操

晨会课、班会课

广播操

路队训练

爱护公物

三年级

管理类

值日生管理

晨会课、班会课

十分钟劳动管理

课间管理

午间管理

图书角管理

四年级

礼仪类

集会礼仪

专题讲座课

升降国旗礼仪

用厕礼仪

行走礼仪

五年级

礼仪类

穿衣礼仪

专题讲座课

问候礼仪

交往礼仪

外出活动礼仪

二、         课程实施有保障

    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为行为规范课程的落实建立了相关的保障机制,确保时间保障、人员保障、资源保障、活动保障、评价保障、制度保障。

课程实施的形式灵活多样。学校为一年级新生设立了特殊的为期一周的学习准备期课程,行为规范教育课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从细节入手,通过班主任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讲与练”、“做与评”的同步进行,让一年级新生明确了行为规范的意义与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为小学阶段日后的各科学习、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二、三年级利用晨会或班会的时间,由班主任采取故事法、表演法、游戏法、讨论法、模拟法、榜样法、竞赛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导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与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将文明习惯转化成自觉的行为,逐步学会自我管理。

四、五年级打破了班级的形式,以年级为单位,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加以落实,由学校的品德与社会的任课教师进行主讲,通过文字与视频资料的大容量信息,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从世界文明礼仪中汲取精髓,学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在课程的基础上,各班参照学校每月确定的行为规范评比的重点与标准进行自查,值勤中队参照标准进行全校性的检查与评比,评比结果在每周升旗仪式,以及学校的“评比总动员”栏目中公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评比的方式对行为规范的内化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以评比带训练的方式成效显著。

结合温馨教室创建,各班制定了温馨教室的创建计划,形成了独特的班级制度文化,如班标、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公约、班级阵地管理制度等。民主商议,形成班级制度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到行为规范养成的过程。学生的行为养成在温馨教室建设的过程中得以进一步提高。

三、         课程评价重过程

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自主管理、自主辨析、自主评价”的育人策略,通过行为规范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行为规范的自觉程度,提高和谐校园的的文明水平。然而,行为规范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期间也会出现反复,为巩固教育的成果,学校十分重视过程性的评价,推出了课程学习评价、日常反馈评价、奖章自我评价、示范评价、考核评价等举措。

行为规范课程学习后,学生会在《小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册》上及时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取得的进步。他们通过自评与互评,寻找闪光点,自我激励;寻找不足之处,自我改进;寻找新目标,自我提升。

学校开设了学生自主编辑和主播,以及时反映学校行为规范教育中的成绩和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红领巾小聚焦》、《新闻快车道》,通过校园新闻媒体,借助学生的视线,及时反馈行为规范的近况,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通过自主辨析,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得到提高。

学校结合少先队的奖章评价,通过必修章“自理章”、“自动章”,以及校级特色章“好习惯章”、“五彩校庆章”等争章活动的深入,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学会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到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中去。

学校以值勤中队为主要形式,借助表率示范和服务检查等手段,提高学生遵守行规的自觉性。班级以小干部轮换制、值日班长制为主要形式,让每个学生明确岗位,各司其责,通过学生主体体验与自主管理,促进行为规范的内化。

学校大队部以升旗仪式进行“一周点评”和坚持数年的“评比总动员”为展示平台,激励着全校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建文明队,以文明的风貌争做可爱的实小人。

四、         课程落实显成效

行为规范课程在实践中规范,在调整中优化,在发展中完善。我们在行为规范教育课程化推进的道路上,收获着,反思着。

第一,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能力提高了。行为规范教育的经验来源于一线的班主任,学校将以教师个体设计为主的个人课程经过统整,汇编成德育课程《班主任操作法——行规篇》,全体班主任是这一课程的原创者。

第二,教师的合作意识增强了。课程资源集体共享,教师可从校园网的“德育之窗”栏目自行下载,并根据班级实际、生活实际等情况进行调整。刚进校工作不久的青年班主任受益最多,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心中有要求,手中要方法”,在细节育人中提升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课程分享让教师体会到合作的收获,合作让学校德育课程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第三,学校整体的行为规范水平提升了。行为规范教育重在学生的“内化”,只有以学生为本,使他们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规范,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才能达到“内强素质,外强形象”的效果。如今,我们的校园盛行文明之风,温馨问候语传扬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多了,严格自律的孩子多了,相互礼让的孩子多了,文明示范的班集体多了,我们的校园氛围更趋和谐。

我们将不断探索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新途径,总结行为规范教育工作的规律,提升和谐校园的文明水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