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创建 > 行为规范 > 行规概况 > 正文
上海市实验小学行为规范教育特色品牌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09 16:35:12

重核心价值引领 探行规教育发展

上海市实验小学行为规范教育特色品牌

一、品牌的由来

上海市实验小学,历来坚持“为了儿童的幸福”的办学价值追求,“育人为先”的理念已经成为学校文化的深厚基础,学校与时俱进地持续地进行育人规律与方法的科学研究,2007年学校设计的课题《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成功列项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研究具有相当的前瞻性。2014年课题研究成果集《成长,约会儿童》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学校在前两轮获得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基础上,思考新形势下行为规范教育的突破。逐步形成了以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引领的行为规范教育特色品牌。

二、品牌的内涵界定

从社会归属、行为方式、心理感受三个角度,学校定位了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组成元素:爱祖国、守规则、敢开放、讲诚信、负责任、会学习、懂简朴、有快乐。这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具体表述,有助于一代新人,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者与接班人,成为自信世界人。

()爱祖国,是人类的高级情感,是一个公民基本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通过人们对祖国的认识了解、爱恋情感、行为方式综合地表现出来,是人生观、世界观、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规范公民的重要道德标准。对小学生而言“爱祖国”意识从爱亲人、爱家庭、爱伙伴等身边具体人与环境开始,具有成长性与延展性。小学时期祖国概念的植入,有助于在其成年后建立国家认同与民族归属的思想,“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守规则,是一个公民基本的行为底线,也是维护现代社会秩序的基本规定。守规则是现代公民享有自由平等公平权利的保障,对于小学生而言“守规则”教育涉及法律规定守则等条文、言谈举止等规范要求、学习生活的做法,重在习惯与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小学时期规则意识的植入,有助于在其成年建立自觉自律的规则意识与法治意识,适应于现代法治社会的生活要求,“遵守规则享受自由”是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敢开放,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现代公民世界观的关键元素。敢开放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小学生而言“敢开放”意识从自信创新与尊重包容起步,涉及愿望与能力等,小学时期开放意识的植入,有助于在其成年之后自信乐观地面对纷繁的世事,自如地生活在世界的各个地方,参与各类社会生活,“开放的世界很美好”,“世界眼光,精彩互动”是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讲诚信,是一个公民的基础道德素养,是日常行为与社会交流的基本思维原点,是中华文化精髓要义,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普适价值观。讲诚信是人际交流与社会实践的基础要求,有助于维系家庭、社会以公信与正义。小学时期诚信意识的植入,有助于其成年之后更好地做事修身,成为一个受人尊重与欢迎的人,“说真话做实事,说到做到”,是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负责任,是一个社会人的基本道德认识与行为方式,对待个人与集体,生活与事业的基本态度与担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负责任是个人生存与团队、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智力、能力、境界的综合反映,责任的境界更是精英领袖的重要品质。小学时期责任意识的植入,重在启发儿童对个人的责任、对别人或集体的责任感,培养承担所应具有的能力,有助于其成年之后修身持家兼济天下,“自己的事情认真做,集体的事情主动做”是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会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也是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保证,更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会学习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会学习是学生的重要使命。小学生的会学习主要是指向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培养,形成并具有初步的学习能力。小学时期学习意识的植入,有助于其成年后,成为勤勉学习者,积极思考者,勇敢创造者,终身学习者,实现改变人生、推动社会进步的梦想。“知识就是力量,创造编织梦想”,是我们教育的主要旋律。

()懂简朴,是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操守,也是现代人环保意识的行为体现。懂简朴是现代人对生存环境的自觉保护,也是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思维方式。懂简朴,主要指向培养学生的发扬中华民族勤劳朴素传统美德,养成简朴与环保的现代意识。小学时期简朴意识的植入,有助其成年之后,形成生态简约,量力而行的生活态度。“劳动光荣,节约美好”,是我们教育的主要旋律。

()有快乐,是能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希望自然而然持续的心境,是人的重要心态与人生追求,健康的心理情绪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快乐是指能享受快乐,感恩快乐,并能保持、传递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的愿望与能力。小学时期快乐意识的植入,可以让儿童享受童年的成长幸福,更有助于其成年之后以阳光与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经历,“有爱就有快乐”是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三、品牌的实施路径

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成长,我们尊重其认知规律;从社会学角度审视儿童成长,我们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从教育的规律反思儿童成长,我们关注教育的公益性。为此我们通过大量问卷的调查、深入的个案分析、系统的得失归纳,厘清了实现小学生8大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路径,即“听看先导”、“践行跟进”、“思情共生”、“评鉴留白”。

()“听看”先导

强化的是在“接受”中“识得”,对小学生而言生动形象的教育影响,会在其成长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吸收了学校德育工作中关于“教授”的有关经验,从讲入手,讲故事明道理,讲规则说理由,讲方法学做法,并且我们更给学生自己“看”的机会,看身边榜样、看世事万千,把教育活动置于网络、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之下,我们把看文本、影像等传统方式,延伸到在网络看、看社会事实,让学生在看生动、看感动中,产生心理认同。同时我们依然相信中国教育历来强调的教师育人作用的名言“亲其师信其道”,要求教师以自己身言行为示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的模仿感知,多样化的“听”、“看”可以产生导向的作用。让学生认识清楚、心理感动、愿意接受,从而发生自觉的行为,体现效果。

()“践行”跟进

任何学习都不是听会的而是做会的,因此当学生产生“好奇”或者“愿意”的感情时,必须提供具体的操作体验环节,“用”和“行”的跟进,具有几个特点:其一,创造情景,在真实的生活中运用,使行为规范、思维积极、心态阳光。在体验中的习得,可以在愉快的心境中改变行为陋习,培育积极心理,滋养高尚情操。其二,以用定行,非说教式的活动,以模仿为主要习得的方式。其学习过程中讲究“做”的密度,达到规范正确得当,其效应是十分明显。其三,教育过程中要营造有利于儿童进行选择性模仿的分层体验,也就是创设向成人、伙伴、杰出人物学习的各种情境,在各种不同体验中,提高练的质量,保持持续的热情,在不同感受与体验中,提高道德素养,培养良好情感,初步形成价值选择能力。

()“思情”共生

这是在以“接受”为基础上的思想与行为的再提高,这需要受教育者“思”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更要“思”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行”什么,逐渐形成自觉的行为,自律的意识。思行共生,是把学校原有的“情”、“意”、“行”的德育元素整合而体现“共生”,以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强调以“情”促“思”,以“思”善“行”,通过思道理、思行为,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成为行为能力强、思维品质好,道德素养高的合格小学生。思行共生,将有效解决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认知与行为脱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行合一,思行一致,把“思情”体现在“行用”之中,以培养规范的行为、自觉的习惯和成长的梦想,使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由外界移植的“盆景”,而是由内心生长的大树,根深叶茂,自然天成。

()“评鉴”留白

教育与评价如影随形,评价与鉴定,是导向机制,我们希望能对学校初创时期李庭翰校长关于“育人效益”之问有所回应。俗话说“疾风知劲草”,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局限,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度往往不足,在道德培养、价值观孕育效果的检测中,会因为没有重大事件的考量,而很难做出对人的知行合一度进行准确评价,因此我们在“评”的方面强调认知清楚、行为正确,特别对独立情形、两难情况下的行为检测尤为重视,在“鉴”的方面,我们通过对“校园人事”、“社会热点”的“说一说”、“话一话”,来反映其认知与理解的深度,认识的层次,“助力今天成长,奠基明天人生”的育人理念,让“评鉴”给成长留出空间。

四、品牌的实施路径

作为研究项目,我们在培养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实践中,采用学习延用学校传统育人方法,解读学生需要建立新的育人方法,使学校育人工作为学生所喜欢,实践层面有了新突破与发展。让一时精彩成为经典,是我们研究的又一着力点,为此我们把成功的体验与做法,进行系统化思考,形成若干机制。

()师德铸师魂,导航成长

强化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学校在“爱心为核心,教学为重点,学术为亮点”的教师队伍建设主题下,通过规定制约、文化感染、专业研修的方式,树立教师育人为先的教育观,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使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学校结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形成了《上海市实验小学教师职业规定细则》、《上海市实验小学教师教育忌语》,并实行《上海市实验小学师德承诺》行动,把教师言行规范在文件规定的制约下,约束在家长、学生、社会的监督中,保证了师德应有的基本状态。

学校立足于百年文化的积淀,形成了“与文化面对面,与名师面对面”的教育活动,让今天的教师认同了“易怒者,无资格当教师”的学校传统标准。因为育人的世界如同大自然,如“严寒霜冻”,必“万物凋零”,体会袁瑢老师提出的“教师是可亲的”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使学校的师德建设在传承中,保证了师德建设的定位与实绩高于一般基本要求的态势。

教育是能力,是艺术,有心有能方能成功育人。学校历来重视校本培训,我们把课程领导、课堂研究、活动设计、实践研究作为基本的培训内容,并建立了“实验工作坊”“实验讲坛”,使教师在交流、分享、解难中丰富方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家长放心的老师。

()课程育学子,滋养成长

课程是学生成长“蓝图”;课程,是学生成长的沃土。高质量地落实国家课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结合学校的办学追求,针对学生的个别需要实施国家课程,是课程领导力的具体体现。

学校以“做强基础型课程,活化拓展型课程,适度引进探究课程”为课程设置原则,把培养习惯与情感作为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建立了《上海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细则》,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的三个纬度明确了要求、方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能力与兴趣的同步增长。

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在国家课程框架下,结合办学理念、学生需求,在完成研发教师课程个人课程之后,以“开放”为特征完善校本课程,形成了了《快乐333》、《小眼睛大世界》讲座课程等,在开阔学生视野中激趣育智。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积极贯通书本与生活、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以学校为主体,统整教育资源,用活社区资源,用足市区各级文化、教育场馆,用好家长力量,使“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职业体验活动”等,生动扎实地展开。

()谈话激思想,欣赏成长

语言,是传递想法的工具,早在万竹时期,学校就有了以“谈话”为形式的品德课,老师们选择“英雄”、“秋游”、“生命是宝贵的”等主题,通过讲身边事、社会事,讲自己体会,教师在交流中起到组织和提示作用,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形成正确的共同认识。

以“谈话”为主要师生互动方式的德育课,是学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学校的后人,代代相传,不断丰富。结合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儿童对生活缺失充分感受,思辨成分相对缺少,相应增加教育内容,如“诚信”教育在中高年级的开展,诞生了《诚信,人生之金》谈话方案等,谈事实、谈标准、谈做法,教育不是概念的输入,更是人生火炬的点燃。

(四)实践育能力,支持成长

公平教育机会平等,人人做好身边事。教育公平,体现在小学育人过程中,就是不论资质、长相、家世,人人有机会参与各种岗位锻炼。学校建立了《上海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儿童团)岗位实践方案》,形成了由学生自主设计组织、自主参与报名的“小龙人擂台赛的机制”,从岗位人人有、干部不连任、活动我愿意的基本原则,让每个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拓宽体验空间,小鬼也当家。价值观的培养,是认知沉淀为行为,行动上升为素养的漫长过程,需要丰富的体验过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一不可。为此学校努力在延伸教育过程、放大教育意义中,做了积极努力与探索,如《感恩的心——上海市实验小学感恩教育方案》,就是把原有的仪式教育,与体验爱、传递爱的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丰富的角色体验,助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加深理解,自觉接受,快乐践行,印象留存。

建立合理联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与生命教育。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需要强化“角色”体验的环节,让教育活动为学生所喜欢。学校把原有的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的目标调整为“实小学生走向世界”,告诉学生“走出国门,我代言中国学生形象”,这就很好地与爱国主义教育中“维护国家尊严”教育的形象生动结合,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场景,孕育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即时效益令人喜悦,长远影响一定更值得期待。

五、品牌的成效

学校将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基本要素之“守规则”落细落小落实,将“遵守规则,享受自由”作为教育的主旋律,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为指导,将“守规则”的目标要求根据年段要求层层细化,涉及宏观层面“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微观层面“学习、生活、礼仪、品格”,具体生活场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三个层面的关联,形成行规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框架、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相对完整的校本课程。

学校汇编了《班主任操作法》(行规篇),落实于每周的晨会课;每学期组织学生分年级开展行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与问题,发挥组织教育的功能;2016年启动小学生成长平台,学生每周可展示行规教育方面的收获;2017年开办小龙人成长银行,学校对在各类集体与个人评比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及时赋分,激励学生自主向上、集体共进。

研究历时10年,市级课题《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成果丰硕,获得黄浦区第十一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2014年学校主办了“坚守育人为本 研究教育路径”为主题的“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成果汇报暨《成长,约会明天》新书首发式;2015年学校在黄浦区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年会上做《启蒙养正,约会明天》专题介绍;2016年学校承办了“人生启蒙 价值引领”上海市小学德育工作巡访活动。市区德育领导、专家对学校的示范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学校《铸魂成长,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率先之探》《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四步法”》等育人经验先后在《上海教育》上专题报道,《成长,约会明天》在“两会”期间现场展示,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形成相当的社会影响。

学校汇聚学校、家庭、社会之力,以学校教育为主,以家庭教育为辅,社会实践体验巩固的方式,夯实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自觉养成“守规则”的文明素养。师生的行为规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美誉度较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