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创建 > 行为规范 > 行规教育 > 正文
德育课程案例(三):惜生命 守交规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09 16:28:33

惜生命,守交规

——三年级遵守交通规则主题谈话课

上海市实验小学 王英

教育目的:

1、通过游戏抢答,了解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常识。

2通过讨论交流,深刻认识到交通事故的残酷无情,珍惜生命,一定要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3、通过自主体验、自我感受,引起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4、完成课后测评,巩固守则意识。

教育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主题

1、还记得我们学校倡导的8大价值观吗?其中有那么一条“守规则”。要求

同学们遵守学校规则,做个好学生;遵守家庭规则,做个好孩子;遵守社会规则,做个好公民。出行在外,确保行路安全,“守规则”指的是遵守交通规则。

2、在我们的校门口,张贴了2015版《中小学生守则》,大家认真看过了吗?

其中有这么一句“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还记得吗?

“珍爱生命保安全。”涉及的内容太多了。“红灯停绿灯行”告诉我们要注意什么安全?(交通安全)

想过为什么要把注意交通安全列入《中小学守则》里?

2、揭示课题《惜生命,守交规》(出示课题)

二、了解常识,加强守则认识

1、游戏:交通标志,我来认。(出示题目)抢答。

小结标志分类。

220173月新版交通规则正式实施,被不少人称为“史上最严交规”,乃

至近段时间,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让我们来看一段新闻。

3、你们怎么看新实施的交规呢?咱们先不急回答,我想知道你对新施行的交规有多少了解呢?每个小队都有两个场景,讨论一下,你们觉得他们做得对不对?为什么?现在我们进入“火眼金睛,百灵纠错”,让我们继续抢答发表意见。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对新交规的看法。

1)超载

一天,小明爸爸开着一辆五人座的车带全家去郊游。车上坐了爷爷、奶奶、妈妈和小明,妹妹才2岁,妈妈把她抱在身上坐后排位置。

(不能超载,未满4周岁必须坐安全座椅。)

2)系安全带

放学后,妈妈开车来接红红。红红想坐在副驾驶座位上,但被妈妈制止了,她告诉红红,小孩儿不能坐副驾驶位置。红红闷闷不乐地坐在后排,妈妈要求她系上安全带,她不以为然地说:“坐正副驾驶才系安全带呢,坐后排不用系。再说,有没有系安全带,警察叔叔也看不见的。”

(未满12周岁不能坐副驾驶座,上车必须系好安全带)

3)停靠

早上,爸爸开车送亮亮上学。车行驶到校门口附近。亮亮看见了同班同学,想下车和同学一起走向学校。于是,他要爸爸在黄色实线处停车让他下车……

(黄色实线不能停靠,黄色虚线短暂停靠,校门口大叉框不能停靠,开车门要注意,教开车门方法)

4)接听、拨打电话

周五放学,爸爸开车带文文参加姑姑的婚礼。不料,路遇堵车。此时,爸爸的手机响了,是早已赶到婚礼现场妈妈打来的。爸爸急忙从裤袋里掏出手机,放到耳边接听……

(开车过程中,不能使用电子设备,接听电话用蓝牙或免提,或请他人接听。)

(出示新交规实施后交通事故下降数据)

4、讨论新实施的交规好不好?

(自己觉得不方便,不能说新交规不好;自己觉得安全,不代表真正的安全。)

5、小结:新实施的交规虽然很严格,对于我们出行加强了约束,但是它的目的不是扣分罚款,而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通行率。如果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低。

三、讨论交流,感受生命可贵

(一)视频一:不遵守交规,危害自己和家人

1、知道了这些交通规则,你会严格遵守吗?认为能自觉严格遵守的同学,请举手。

2、你看到了什么?

3、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己觉得安全,其实不安全)

4、出示未成年人交通事故数据

(二)不遵守交规,危害他人

(播放视频:司机因避让乱穿马路的行人,导致翻车。)

讨论、交流

5、总结

四、情景模拟,巩固守规意识

1、绿灯或黄灯闪烁,要急匆匆过马路;

绿灯闪,快步行;路口大,停一停;黄灯闪,要停步。

2、家长陪同下,在马路上骑共享单车。

年满12周岁(预备班或初一),才能独自骑自行车上路;即使有家长陪同,也不能骑车上路。

五、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同学们要倍加珍惜。珍爱生命就要遵纪守法。我们都是守规则的实小龙人,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写心意卡,守交规心头记

同学们对遵守交通规则,一定有很深的感触,能不能把你想说的一句话写在这张心意卡上,下次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惜生命守交规

坐车不超载

上车系好安全带严格遵守,利己利人

停靠看标志

开车不接听电话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