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实验 > 课程改革 > 教研在线 > 正文
如何科学编制测试试题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02 14:30:44

如何科学编制测试试题

 

20183月14日下午 ,上海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的高永娟老师应邀为我校全体教师做了题为《科学编制测试试题——加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试卷命题研究》的专题讲座。老师们认真聆听,获益匪浅,以下是摘选部分老师的学习感言。

 

高老师全面分析了目前语文试题编制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为我们今后更科学、合理地出好练习卷指明了方向。从高老师的讲座中,我感悟到,试卷编制能力直接反映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我们要提高练习设计的有效性,避免为练而练,要注重练习实施评价辅导,避免练而无获;要关注练习的甄别与选用,避免盲目练习。高老师的报告,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命题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强学习和钻研,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命题水平。

                                                         ——陈华

命题能力是语文老师必须掌握及提高的能力,听了高永娟老师的报告,使我对命题的要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有一点说得非常好,不能过高地提升命题的难度,应科学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试卷难度过大,学生普遍反应难做,并不代表老师试卷出得好,恰恰是说明了老师没有适切地了解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课程标准。所以,出考卷前要透彻地解读文本,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今后,我们要在教研组中加强命题研究,以期不断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谢芳

听了特级教师高永娟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命题,是检测学生阶段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还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科课程功效的关键。首先,在设计命题时必须要基于《课程标准》来确定命题知识点与难易度。其次,命题时要注意知识覆盖面,并把握重点知识重点考,核心知识突出考。再次,命题要控制好题量与难易度,把握好命题由易到难的顺序,并对拿来的题目充分的消化,为我所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高老师的讲座切实地帮助我们解决了命题中的问题和困惑,非常有实效。

                                                         ——陆蕾

 

听了特级教师高永娟老师的讲座,很受启发,深感命题需改变现状,使其不成为慢性毒药,多一些思考的维度。我们应该基于标准,目标要明,年段要清,把握题型难度,控制题量,恒定分值,减少机械记忆的考核。通过检测基本积累量,基本习惯的养成,阅读水平及写作的水平情况,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而我们也要注意平时多搜集,积累阅读的素材。

                                                      —— 扈晓波

再次聆听高永娟老师的讲座,感受依然如此:她在踏踏实实地研究,给我实实在在的指导。具体丰富的案例说明,让我对自己以往的命题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正确、合理的命题,需要老师正确把握课程标准。而以往一直被我们忽略的双向细目表,则是检测命题是否合理、科学的尺子。特别是作为管理层,更要多学习,在命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能给老师们有一个很好的示范。

                                                        ——吴英

高永娟老师以先导的理论基础、具体的命题实例,深入浅出的细致解读,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出好一份试卷是每位语文教师锤炼基本功的有效途径,试卷的命题能力也能直接反映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对课程的理解。作为教研组长,我想我更需要把握好年段目标、紧扣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在日常单元的试卷命题中要注意凸显单元训练的重点,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涵盖面,使试卷命题在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同时,亦能更好地促使自己完善教学过程,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郑洁

命题一直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命题的内容与形式能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语文,真正把知识、技能、情感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是命题的关键。高老师的培训深入浅出,从一线命题的现状分析出发,通过举例、比较、数据分析等方法,给我们提出了不少建议和启发,使我进一步思考命题的多元性、分层性、有效性、减负增效等问题。可谓点睛之谈。

                                                         ——王如

向来,老师们认为“考什么,我们教什么。”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以前我们很少考虑,如何用好这根“指挥棒”,怎样为每个学段的学生量身打造这根“指挥棒”,导致教学、练习时常出现超纲超标现象,不少学生苦不堪言,不少家长怨声载道。研究教的同时,我们也要研究如何评价。如今口头评价、纸笔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或者几种评价方式的组合,采用等第制评价,都是我们在不断摸索“指挥棒”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用。不同的教的效果,不同的学的效果,是否可以采用不一样的评价方式?哪种评价方式更能客观显示不同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成果?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但书面测试明显偏弱的学生,仅凭一张纸笔测试的卷子,就能断定他语文综合素养差?显然不合理,所以,我想是否可以有一种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行选择评价的组合方式?不再是老师指定他只能用纸笔测试。我坚信,未来的语文能力评价方式一定会再有更大突破,身为语文教师,我愿意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王英

高老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内容详实,使我认识到试卷命题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高老师生动的讲座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她所列举的命题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如:题目的难易度不适切,题量、分值设置随意等,这也是我在日常出卷时易犯的毛病。听了讲座,我充分认识到必须基于《课程标准》来确定命题的知识点与难易度;命题时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要把握好试题由易到难的顺序,并对“拿来”的题目(尤其是文章)充分消化。

——顾利文

听了高老师的讲座,我深受启发。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试卷命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在命题时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等生,满足差异发展,对于不同层次、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让其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从而使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展示,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我们可设计一些题型新、方法活、一题多解以及学生有创造性解答的题目,这样来激励优等生,为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傅莹

命题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测量和评价的基础工作,是教学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命题是教师的基本功,命好题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能力。我认为,试题的素材收集来源应该是广泛的,我们既提倡原创题,也可以是网上下载或者借用他人的试卷,但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或改编,符合实际的学情和教情。不能无目的地“凑点”,所有确定的考点,都必须在课标或教材中找到根据。当然,考试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还要注重对考试结果的分析,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认真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理清教学思路,调整平时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徐颖

一套富有数学味,体现数学思想的试题是检测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有效载体,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思考的魅力、探究数学的兴趣。一是巧用教材素材,改编题目。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使用书本的插图、表格等改编成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编制较好的题目。二是巧用生活素材,创设问题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现象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把生活中真实事件改编成数学试题的情境,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中提升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三是巧用听课素材,改造试题公开课是教师精心打磨出来的佳作,公开课中的练习设计往往也是上乘之作,听课老师可以做一个有心人,直接引用或者稍加改造,是它成为符合课标的检测试题。

——秦李

语文试题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偏于机械记忆、思维力差、指向不明、难于作答等,这些问题有时候也存在于以往的数学命题中。而如今的数学命题模式逐渐呈现如下改变的趋势:第一,数学命题更关注学生的学生素养、数学气质,而非具体的数学活动行为。第二,数学命题中更少地使用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等“标准化试题”,代之以更多的要求学生表述自我思维过程与认知特征的问题。第三,数学命题中包括许多具有实体背景的现实问题(背景资料多选自报刊、书籍等真实材料),提倡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

                                                       ——徐为倩

高老师关于“命题”的报告为我打开了全新的天地。在此之前,对于命题的接触非常少进而关注的力度也就不够大,但是高老师的报告让我意识到命题的重要性,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命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的解读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落实,下启课后的教学反思与评价。当然,要真正体现出好的“命题”的价值就离不开事后的诊断与反思。

                                                       ——曹宸扬

听了高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出好一张卷子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瞻前顾后。立足当前就是明确本年段的知识、技能、思维的基本要求;瞻前顾后就是既要考虑上位学生的跳一跳摘苹果,又要顾及下位学生的学有所获。另外,要学会测后评估工具的使用,既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不足,以促后续教学,又能为改进以后的试卷提供数据分析。让我们一起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

                                                        —孙虹

 “命题”是我们现阶段正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老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迪。研究命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一部分,有助于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提高学科课程功效。命题要先从课程标准出发,制定双向细目,再逐一进行题型、难度的预估和具体内容的调整。同时在命题时我们也要有大的课程观,要着眼不同年级的侧重点、关联性和递进性。另外在命题之后我们还要学会有效的反思、评价有效指导,避免练而无效,实现命题评价后的诊断与改进。

                                                        ——邵婕

在小学自然学科开展命题工作,对我而言是既有极大的期待又有一些忐忑不安。期待是因为整个社会都认同小学自然学科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开始出现以纸笔形式进行评价的现象,今后家长配合的力度也会更大。忐忑不安的是如何完成这一崭新的工作。高老师关于小学语文命题的讲座,对如何开展命题工作给我提供了一些路径与方法的指导。我想有了这些“脚手架”,会让今后命题工作开展得更加有效、扎实。

                                                     ——张宇(大)

说到科学课的命题,我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不注重学生联系实际,命题过于书面化。我认为科学课的命题要简化知识考查,降低难度;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突出整合运用;同时,还要渗透人文情怀。总之,科学命题应当是新课改理念的集中体现,应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李亚南

命题不是对学生学习的简单考查,不是学什么就考什么,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综合考查的一种体现。道法、品社学科在日常学习中没有具体的纸笔试卷,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在学期末或阶段练习期间,用纸笔试卷的形式帮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再现、巩固、迁移以及触类旁通或举一反三。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学科需要在试卷体现学科知识的同时,加上学生对于社会情境的判断,感悟、体验等等。我们学科的试卷应该是有情感碰撞、有思辨体悟的,这也许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

——吴燕萍

 


【关闭窗口】